其中,用户行为规范的行文总字数高达3.8万字,占比22%。特别是在QQ的《服务协议》中:总计1.2万字的文本,用户行为规范的相关章节高达6380字,占了总文本的50%,是15款APP中用户行为规范文本占比最高的。
账号的使用、注册等相关问题,成为了《服务协议》的第二大板块。在这个部分,15款APP的累计字数达2.2万字,占比13%。关于账号问题的阐释上,钉钉的相关文本数量接近有2981字,文字量居首。
此外,15款APP的《服务协议》目录中有13款都提到了“知识产权”,相关文字总字数达1.1万字。百度的相关文本数量最高,在“知识产权”的文字量有1460字。当然,这里的“知识产权”基本与用户无关,主要都在强调企业自身的“知识产权”。
【3】《隐私政策》超4成篇幅描述 “如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”
当下中国消费者对用户隐私愈发重视,那各大APP的《隐私政策》主要又在讲什么内容?
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,15款APP中《隐私政策》累计字数高达23.5万字。“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”“个人信息的转让与公开”以及“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”成为了三大主要内容。
在“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”的问题上,15款APP总共写下了10万字的相关说明,占《隐私政策》整体的43%。
高德地图则是个中代表,它的《隐私政策》总文字长度2.5万字,其中有超过半数的篇幅都在讲述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。支付宝则是相应着墨最少的,相关部分的描述为3622字,占其《隐私政策》总文本的26%。
在“个人信息的转让与公开”和“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”的描述上,15款APP分别写下了3.5万字和1.8万字。
“个人信息的转让与公开”的环节中,爱奇艺的相关阐释最多,一共描述了3708字,在15款款APP里排第一;在“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”的部分,淘宝的着墨最多,一共讲述了1840字。
饶有趣味的是,作为《用户行为规范》写了6000多字的QQ,在“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”的部分却是字数最少的,仅400字。
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徐敬宏在对顶流网站的隐私协议研究中指出“隐私声明中大多数网站都在积极谋求自己的权利。与隐私声明中的其他内容相比,(网站)对于用户的权利的说明都不完善。”
与5年前相比,这样的情况已有改善:现在15款APP的《隐私政策》目录中明确提到了“用户权利”,相关累计字数也超过了1.5万字。
当下国家对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日益重视,近日中消协发文称要提升消费者合同意识和维权意识。如此看来,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,了解和读懂APP的网络合同,就成了实现这项目标的必经之路。
撰文:九派新闻记者付聪
实习生:李茂国
设计:宋单蕊 季舒婷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 
						